您好!沈阳市建筑协会!
沈阳市建筑协会
入会申请
行业活动
行业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东北振兴中冶梦  大道行远正当时时间:2015-02-03
——中冶东北建设填补辽宁省市政“国家优质工程奖”空白纪实

  12月3日,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在沈阳市组织召开“浑南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新闻发布会暨媒体见面会”,以表彰中冶东北建设浑南新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荣获2013-201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并祝贺该项目成为辽宁省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市政工程,填补了国优奖设立30年来辽宁省在该奖项市政工程方面的空白。新华社辽宁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产经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建设报、中国企业报、中国冶金报、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辽宁广播电台、沈阳广播电台、辽宁日报、沈阳日报、辽宁职工报、大连日报、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搜狐网、新浪网、365网等多家媒体到场,大范围高强度地宣传了中冶品牌,极大地提高了中冶品牌在东北建筑市场的影响力。
  浑南新城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南部,西起沈苏路,东到机场高速路;北起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南至机场北路,既与母城区联系,又承担着市区对外联系的通道,可谓四通八达。这里是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主功能区,更是承担沈阳市未来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重任的新兴城区。

  正是在这里,中冶东北建设为辽宁省赢得了首个市政类的国家优质工程奖,也因此为自身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向践行中冶梦跨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推动了沈阳新经济区构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浑南基础设施道路工程为同类新城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也给我国大型活动举办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参考。
  辽宁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孟宝良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家优质工程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工程建设领域跨行业、跨专业的最高质量奖项。中冶东北建设以“设计新、质量优、管理佳、效益好”的优秀工程项目为辽宁建筑业赢得了全国最高荣誉,成为了省内建筑企业的典范,这是中冶集团的光荣,也是辽宁建筑业的骄傲,必将载入辽宁建筑业的光荣史册。”
  一、战天斗地 打响保障全运第一枪
  2009年1月20日,辽宁省被选定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这是令全省人民欢呼雀跃的大事。为了做好全运会的保障工作,沈阳市政府在浑南南部规划出十二运的功能运行区,并将该区域规划为未来沈阳市的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打造一座全新的、现代化的浑南新城也因此具备了重要的政治意义。
  由中冶东北建设承建的浑南新城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共计12条道路,主干道工程由于山大街、莫子山大街、成都路、全运北路及全运南路组成,次干道工程由运行中心南路、站前南路、站前北路、东环路、西环路、运行中心东路、运行中心西路组成,道路总长62公里,各条道路以新城建设总体布局为中心呈六横六纵网状延伸,覆盖了浑南新城90%的道路网络,因此,该项目也被简称为“路网项目”,其在加快沈阳城镇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浑南新城的基础之路。
  当时的中冶东北建设刚刚在沈阳立足,正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抓住机会,竖起中冶大旗”成为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目标。就在2010年的冬天,总经理胡中兴带领公司干部员工率先投入到浑南新城路网的建设中。也正是这群勇于创新,敢于向困难宣战的中冶人,在这片土地上打响了“保全运、建新城”大会战的“第一枪”——
  那一年,沈阳的冬天异常寒冷,大风、降温、积雪、冰冻给项目施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诸多困难面前,作为决策者和带头人,胡中兴时刻冲锋在前,带领全体干部员工充分发扬了中冶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攻关的拼搏精神,争分夺秒、忍耐严寒,全面开展冬季施工建设,在57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战天斗地”,全面开展冬季施工建设,与时间赛跑,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赞歌!
  项目建设之初,浑南新城所在的白塔镇青堆子村还是农房低矮、沟壑纵横。道路建设路线需跨越村落聚居区,各种管线交叉、同期施工项目交叉,大量房屋及大棚拆迁还未进行,地面众多障碍物无法及时清除,给测量和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寒风刺透了棉衣,手脚长起了冻疮,但施工从没有过丝毫停歇。由于农田间交通不便,施工人员只能穿行在农田和村落之间,测量线路,检查施工进度,每到一处施工地点,都要步行数公里,绕行一片村落方可抵达,但大家奋进的脚步依然坚实有力;见缝插针开展施工作业,积极跟进拆迁步伐,仅仅一个冬天就打通该地区90%以上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仅用两个半月时间,就挖掘出300多万立方米黏土,填筑出了今日的莫子山。
  在为期两年的施工期内,中冶东北建设共开挖路基土方136万立方米,换填透水材料137万立方米、垫层、底基层、基层分别为176万平方米,面层448万平方米。
  中冶东北建设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构建起了浑南路网,它凝结了中冶人智慧、勤劳和奉献的汗水,也是中冶人敬业、忠诚、团结、进取精神的又一真实展现。
  “作为央企,他们管理规范、团队优秀、技术力量强,敢于创新、善打硬仗,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体现出了很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技术水平,展示出了央企的实力与风采。”浑南新城管委会建设局冯亚赛局长这样评价中冶东北建设。
  平坦笔直、纵横交错的路网在浑南新城这幅宏伟画卷上描绘出繁荣发展的第一笔,为加快推进全运村以及行政中心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了交通保障,也极大地刺激了各行各业齐头并进、共建新城的热情。大量施工企业在中冶东北建设的示范作用下,纷纷进驻大浑南开展施工建设,全运村、行政中心、省档案馆等一批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形成了浑南新城开发建设的强大气势,新城的建设发展也因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二、质量管控 提升中冶品牌知名度
  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工程建设伊始,公司就专门成立了QC小组,制定了“沈阳市质量样板工地”“辽宁省优质样板工程”和“国家优质工程”的工程质量创建目标,从技术、组织、经济等各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纠偏、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全面、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
  多措并举保质量。开工前,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确立了项目管理体系,明确各类管理人员职能,建立建全质保体系,并依据设计图纸和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的要求,对各分部分项工程实施“三检”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创优标准。
  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全员进行质量教育,树立“质量如生命,产品如人品”的思想,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施工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工种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为创优质工程创造条件。
  建立了过程管控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并将设计、监理、分包等单位纳入体系之中。与项目经理签定创优目标责任书,明确相应的奖罚措施;与劳务分包的合同里也明确了评优目标,各相关单位协调配合,使设计、施工的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各单项工程、各工种均实行项目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质量指标直接与施工人员经济挂钩,奖优罚劣、重奖重罚,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指标也均列入奖罚内容。
  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公司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采购程序在沈阳附近地区的合格分供方名录内选购,并严格按标准进行进货检验。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及设备除必须具有材质合格证或技术证明外,还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复检,并实行见证取样制度,将不合格材料彻底挡在门外。
  加强试验检测工作,严格检验各种工程材料,严格按照施工配料,确保各部位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做好质量检查工作,运用现代化的检测工具,对每一道工序均进行全面严格的质量检查,隐蔽工程在业主及监理人员检查认可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环环相扣的质量检验程序确保了工程质量。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措并举的中冶东北建设也因此打造出了符合国优标准的优质工程。
  道路通车后,依然处在城市建设高峰期的浑南新城,路面行驶车辆,尤其是大型施工车辆多,路面需要承受最高达120吨重型货车的反复碾压,通车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道路完全承受住了碾压的考验,中冶品质让世人折服,被政府管理部门赞为“百年工程”。
  三、科技创新 担当节能环保新典范
  本着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设计理念,项目建设中,公司不断加大项目质量监督、技术攻关等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工程标准。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方面,该项目部创造了多个地区、国内第一:
  首次在东北地区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SMA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作为道路的表面层。为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表面层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大量应用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及耐久性较好的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SMA),实现了施工质量与节约环保的完美结合。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抗滑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都较好。同时,SMA混合料的空隙率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又大大增强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耐久性。
  首次在国内大规模应用冲压技术成型的干硬性混凝土边石及人行道路面砖。本次浑南新城市政道路缘石及路面砖全部采用冲压技术成型的干硬性水泥混凝土。该种路缘石和路面砖技术先进,降低了对材料品质和来源的要求,且提高了路缘石和路面砖的强度和耐久性。经过沈阳地区两个冻融期的考验,总长19万米的路缘石未出现任何自然破损。该边石和路面砖为首次大规模在东北地区应用,技术先进、节约资源,在我国市政建设领域具有一定的模范带头效应。
  在强调科技创新的同时,为响应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公司严格按照“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标准在项目施工中积极采用绿色工艺和节能环保材料,如大规模应用双层SBS改性沥青路面结构。因SBS改性沥青可以提高沥青的软化点、降低沥青的感温性、提高沥青的低温延度和抗老化能力,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可以兼顾高低温性能,全面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低温抗开裂能力以及抗疲劳性能和水稳定性,增加了道路使用寿命,节省了行车油耗及废气排放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同时,通过在雨水口施工中放弃传统实心粘土砖,采用预制空心砖砌筑及改进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即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又提高了井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极大提高了雨水口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年限。另外,公司还将所挖掘的300万立方米土方集中堆放、绿化处理,最终筑成了今天风景宜人的莫子山公园,在环保节能的同时也为大浑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科学经营 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项目管理的成败,决定了企业管理的成败;项目管理的水平,也体现了企业管理的水平,公司一方面紧抓项目管理的建章建制工作,另一方面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强化检查、考核力度,逐步规范项目管理。通过构建工程项目“一体五制”管理体制,削减管理层次、落实管理责任、硬化管理成本、增强核算意识、提高管理效率,以此对项目管理的关键人物和关键环节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和控制,保障项目管理有效运行,进而全面提升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组织建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落实项目成本核算制。通过严肃认真、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核算,以计划成本作为对项目部成本降低和超支的考核、控制目标,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确保公司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健全完善项目招标制,工程分包、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采购、设备租赁、器材租赁等都严格实行集中采购、集中招标,用市场手段降低成本,管好项目。同时,规范招标方法,从组织领导、程序设计、结果审核、报批程序等方面狠抓规范管理。项目部设立了招标采购中心,公司重大招标均有公司主要领导参加,重要招标有公司分管领导参加,一般性招标有部门负责人参加,招标结果均由总经理办公会审批,从而实现了招标过程的科学、合理、规范化进行。
  严格执行项目公开通报奖惩制。实行项目月度过程考核并以公司文件形式进行公开通报。若项目经理部当月的主要形象进度未完成计划或总进度已滞后于计划、累计计算的工程项目制造成本降低率未达目标值、累计计算的工程项目上交货币资金目标未达目标值、累计计算的工程款回收目标未达目标值等,均会对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进行通报批评及经济处罚。出现重大工伤事故及给公司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还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集中公开通报兑现项目终结考核奖惩。公司每年在年初工作会和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上,两次集中公开通报兑现项目奖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项目部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激发。
  在绿色施工和新技术应用方面也收效明显,仅莫子山公园一项就节约成本800余万元。
  “一个发展强劲的企业,它的市场服务意识是其最大的优势,因为拥有这个优势,就会拥有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就会不断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这是胡中兴反复强调的一段话,这段话也是中冶东北建设服务浑南建设的真实写照。在浑南路网项目建设中,公司注重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不放过影响工程质量的任何细节,着力为业主打造优质工程;克服拆迁不利影响,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昼夜兼程不畏严寒;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协调沟通,排除万难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服务意识的不断升华,公司最终赢得了业主的充分信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对外树立了良好的中冶交通品牌形象。
  中冶东北建设的市场开发也因为该项目的成功建设一发而不可收,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立足沈阳,辐射东北战略态势因此形成。随后,中冶东北建设相继承建了沈阳市南站市政交通工程(一期工程)、沈阳市浑南新城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沈阳市浑南新城南北轴人行天桥及地下通道工程、沈阳市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一号线工程等一批有影响的优质工程。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中冶东北建设正是以品牌形象为立足点,以创新拓展企业发展模式为杠杆,带动了企业强劲发展的良好势头,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让中冶东北建设在东北地区的知名度飞升,也为该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如今,中冶东北建设在建项目涵盖道路、桥梁、市政、轻轨等多类项目,在道路、排水、道路附属设施建设及市政领域已具备了向客户提供高品质、低消耗,安全、精细、适用的建筑精品的强大施工能力,一支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端施工管理型企业正于辽沈大地傲然崛起,以最坚实的脚步践行着美好的中冶梦,为东北振兴与腾飞阔步前行。
中冶交通(沈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供稿
2015年2月3日